
丁暉
- 職務:馬鋼集團馬鋼工程專家、集團雙碳辦副主任,馬鋼鐵區技術管理推進委員會副主任
- 專業:煉鐵
丁暉
現任馬鋼集團馬鋼工程專家、集團雙碳辦副主任,馬鋼鐵區技術管理推進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金屬學會煉鐵分會委員;
中國金屬學會綠色煉鐵標技術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鋼鐵協會、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獎專家評委;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綠安中心專家。
1991年參加工作,一直從事煉鐵工作。
先后參與了馬鋼1#2500M3、2#2500M3和3#1000M3高爐的建設投產;
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和領導了兩座4000M3高爐的建設、投產和生產運行;
作為馬鋼高爐長周期穩定運行的領導者創造了馬鋼高爐八年來基本沒有失常的良好業績,使得高爐可控性逐步增強,指標逐步攀升,運行更加經濟;
作為馬鋼智慧煉鐵的設計師,創立了馬鋼I-DEEP智控煉鐵的理念,使得馬鋼的智慧煉鐵躍上上了智慧制造的新高度。
2019年2月馬鋼煉鐵總廠整合成立后。
作為黨委書記、廠長帶領黨政一班人,身先士卒,積極承接寶武的生產經營思想、落實寶武確立的馬鋼新規劃使得高爐產量節節攀升,填平補齊和更新改造項目快速推進,為打造億噸寶武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堅持技術創新
在解決馬鋼高爐經常失常的頑癥上,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堅持要求技術人員“盯得緊”,同時大力倡導用數據說話,用體檢的方式診斷,引導技術人員開發簡易模型逐步過渡到操作標準化。通過信息化和模型化找出高爐失常的根本原因采取措施,既解決了高爐順行問題又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員。在此基礎上利用智慧制造的契機提出了I-DEEP智控煉鐵的智慧煉鐵新理念,使得馬鋼高爐更加穩定順行,同時也為傳統高爐帶來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倧S整合初期,時值1號2500立方米高爐大修關鍵時刻,精心制定大修方案,大刀闊斧地指揮技術改造,引進先進工藝,實現1號高爐大修一次點火投產成功,3天達產,創造了馬鋼大型高爐開爐達產新紀錄。寶武重組馬鋼后,全面承接寶武集團的馬鋼2020~2022年發展規劃“產品產能填平補齊”和把馬鋼“做大做優做強”的發展戰略,快速啟動了智慧制造、AB高爐大修、C燒結機、帶焙、物流筒倉及超凈排放共6大板塊工程項目;目前,1號、3號、AB燒結機脫硫脫硝等環保項目已建成投入生產,煉鐵智控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入運行。
堅持管理變革
從2014年任三鐵總廠廠長開始就堅持進行管理變革,積極創造干事創業的工作環境,提出制度管人、體系管事、流程辦事的管理理念,并從制度上落實。積極開展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培訓模式,狠抓培訓效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一大批年輕的本科生研究生走上管理、技術的關鍵崗位發揮了很好的作用。2019年緊緊抓住總廠整合、寶武重組、馬鋼集團新一輪體制機制改革機遇,開展管理流程再造,整合規范制度體系,創新人才體系建設,全面優化資源配置,部門、分廠、作業區更加精干高效,管理流程更加簡化、高效。
推崇精益管理理念,提出打造全員、全要素、全流程“環境整潔、物流有序、設備精良、生產高效、指標一流、管理規范、文化先進”精益工廠目標。經過工作實踐,總廠生產經營日新月異。
觀念新,超前思維,總廠成立以來,立足實際和長遠,致力總廠生產經營與持續發展,先后指揮成立了“鐵燒球”等技術團隊,開展大型高爐煉鐵技術攻關,鐵水產能由整合初的1405萬噸快速提升到1458多萬噸,近2年共降成本32.6億多元,創造了馬鋼有史以來煉鐵最好生產經營水平。
現任馬鋼集團馬鋼工程專家、集團雙碳辦副主任,馬鋼鐵區技術管理推進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金屬學會煉鐵分會委員;
中國金屬學會綠色煉鐵標技術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鋼鐵協會、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獎專家評委;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綠安中心專家。
1991年參加工作,一直從事煉鐵工作。
先后參與了馬鋼1#2500M3、2#2500M3和3#1000M3高爐的建設投產;
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和領導了兩座4000M3高爐的建設、投產和生產運行;
作為馬鋼高爐長周期穩定運行的領導者創造了馬鋼高爐八年來基本沒有失常的良好業績,使得高爐可控性逐步增強,指標逐步攀升,運行更加經濟;
作為馬鋼智慧煉鐵的設計師,創立了馬鋼I-DEEP智控煉鐵的理念,使得馬鋼的智慧煉鐵躍上上了智慧制造的新高度。
2019年2月馬鋼煉鐵總廠整合成立后。
作為黨委書記、廠長帶領黨政一班人,身先士卒,積極承接寶武的生產經營思想、落實寶武確立的馬鋼新規劃使得高爐產量節節攀升,填平補齊和更新改造項目快速推進,為打造億噸寶武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堅持技術創新
在解決馬鋼高爐經常失常的頑癥上,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堅持要求技術人員“盯得緊”,同時大力倡導用數據說話,用體檢的方式診斷,引導技術人員開發簡易模型逐步過渡到操作標準化。通過信息化和模型化找出高爐失常的根本原因采取措施,既解決了高爐順行問題又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員。在此基礎上利用智慧制造的契機提出了I-DEEP智控煉鐵的智慧煉鐵新理念,使得馬鋼高爐更加穩定順行,同時也為傳統高爐帶來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倧S整合初期,時值1號2500立方米高爐大修關鍵時刻,精心制定大修方案,大刀闊斧地指揮技術改造,引進先進工藝,實現1號高爐大修一次點火投產成功,3天達產,創造了馬鋼大型高爐開爐達產新紀錄。寶武重組馬鋼后,全面承接寶武集團的馬鋼2020~2022年發展規劃“產品產能填平補齊”和把馬鋼“做大做優做強”的發展戰略,快速啟動了智慧制造、AB高爐大修、C燒結機、帶焙、物流筒倉及超凈排放共6大板塊工程項目;目前,1號、3號、AB燒結機脫硫脫硝等環保項目已建成投入生產,煉鐵智控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入運行。
堅持管理變革
從2014年任三鐵總廠廠長開始就堅持進行管理變革,積極創造干事創業的工作環境,提出制度管人、體系管事、流程辦事的管理理念,并從制度上落實。積極開展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培訓模式,狠抓培訓效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一大批年輕的本科生研究生走上管理、技術的關鍵崗位發揮了很好的作用。2019年緊緊抓住總廠整合、寶武重組、馬鋼集團新一輪體制機制改革機遇,開展管理流程再造,整合規范制度體系,創新人才體系建設,全面優化資源配置,部門、分廠、作業區更加精干高效,管理流程更加簡化、高效。
推崇精益管理理念,提出打造全員、全要素、全流程“環境整潔、物流有序、設備精良、生產高效、指標一流、管理規范、文化先進”精益工廠目標。經過工作實踐,總廠生產經營日新月異。
觀念新,超前思維,總廠成立以來,立足實際和長遠,致力總廠生產經營與持續發展,先后指揮成立了“鐵燒球”等技術團隊,開展大型高爐煉鐵技術攻關,鐵水產能由整合初的1405萬噸快速提升到1458多萬噸,近2年共降成本32.6億多元,創造了馬鋼有史以來煉鐵最好生產經營水平。
成果目錄(國家級、省部級、公司級項目獎項和專利):
序號 | 成果(項目)名稱 | 獲 獎 情 況 | 主要 合作者 |
||||
獎別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年份 | 證書號碼 | |||
1 | 中國金屬學會“武鋼杯” | 高爐煉鐵知識競賽 | 三等獎 | 2002年 | |||
2 | 大型高爐高產低耗高爐操作技術 | 安徽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 | 10 | 2003年 | 02-292-10 | 黃發元、伏明等 | |
3 | 小粒燒結礦的回收利用技術 | 安徽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 | 7 | 2003年 | 02-295-07 | 周愛林、陳昆南等 | |
4 | 高產低耗高爐操作技術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10 | 2003年 | 2002-2-D1 | 黃發元、伏明等 |
5 | 小粒燒結礦的回收利用技術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10 | 2003年 | 2001-3-D1 | 周愛林、陳昆南等 |
6 | 高產低耗高爐操作技術 | 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10 | 2003年 | 2003-180-2-10 | 黃發元、伏明等 |
7 | 職業技能競賽“寶鋼杯” | 第七屆全國鋼鐵行業 | “優秀裁判員” | 2014年 | |||
8 | 職業技能競賽“首鋼杯” | 第九屆全國鋼鐵行業 | “優秀裁判員” | 2018年 | |||
9 | 鋼鐵塵泥轉底爐法環保處理應用及系列標準研究與制定 | 冶金科學技術 | 三等獎 | 4 | 2016年 | 2016-030-3-4 | 高海建、黃發元等 |
10 | 大型燒結機高效、環保、節能綠色集成綜合技術 | 冶金科學技術 | 三等獎 | 1 | 2018年 | 2018-202-3-1 | 鄭興榮、黃世來等 |
11 | 高爐運行評價與預警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 冶金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一等獎 | 5 | 2017年 | 2017043-1-5 | 高海潮、黃發元 |
12 | 馬鋼2500m3高爐破損冷卻壁回復功能技術 | 馬鞍山市科學技術進步獎 | 四等獎 | 6 | 2000年 | 2000-4-01-06 | 黃發元、陳昆南等 |
13 | 返粉中小粒燒結礦的回收利用 | 馬鋼“九五”技術進步成果獎 | 四等獎 | 2000年 | 周愛林、陳昆南等 | ||
14 | 冷卻壁快速更換技術及停開爐技術進步 | 馬鋼“九五”技術進步成果獎 | 二等獎 | 2000年 | 黃發元、陳昆南等 | ||
15 | 馬鋼2500m3高爐煙無混噴及提高噴煤比研究 | 馬鋼技術進步獎 | 二等獎 | 10 | 2005年 | 2004-2-4-10 | 金俊、趙慶春等 |
16 | 超厚料層均質燒結新技術開發與應用 | 馬鋼集團優秀科研開發 | 一等獎 | 10 | 2013年 | 2012-1-R10 | 黃發元、李杰民等 |
17 | 高爐運行評價與預警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 馬鋼管理創新成果獎 | 一等獎 | 5 | 2017年 | 2017043-1-5 | 高海潮、黃發元等 |
18 | 馬鋼4000m3A、B高爐爐缸爐底侵蝕預報模型開發 | 馬鋼優秀科研項目獎 | 三等獎 | 1 | 2017年 | 2017-3A-001 | 李邦平、吳宏亮等 |
19 | 大型高爐爐長培養機制創新 | 馬鋼管理創新成果 | 三等獎 | 1 | 2016年 | 2016-C13-01 | 黎兵、劉暢等 |
20 | 創立責任體系及執行評價體系 | 馬鋼管理創新成果 | 三等獎 | 1 | 2017年 | GC20170353-01 | 黎兵、湯怡嘯等 |
21 | 高爐順行體檢評價及外部保障預警體系構建與實施 | 馬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一等獎 | 3 | 2017年 | GC20170101-03 | 黃龍、伏明等 |
22 | 細化降本措施,加強過程控制,實現指標降本和技術降本 | 馬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三等獎 | 1 | 2018年 | GC20180307-01 | 劉暢、陳生根等 |
23 | 強化制度執行,細化流程管理,構建標準化體系 | 馬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三等獎 | 1 | 2018年 | GC20180314-01 | 劉暢、劉慶等 |
24 | 馬鋼4000m3高爐中修快速達產工程管理創新實踐 | 馬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三等獎 | 1 | 2019年 | GC20190321-01 | 劉曉超、吳宏亮等 |
25 | 檢修標準化模型建立與實施 | 馬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三等獎 | 1 | 2020年 | GC20200318-01 | 劉曉超、吳立奇等 |
26 | 以大數據為支撐構建4號高爐操作模型 | 馬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二等獎 | 1 | 2020年 | GC20200213-01 | 吳宏亮、陳生根、聶長果等 |
27 | “高爐日產4萬噸鐵水”生產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 馬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一等獎 | 2 | 2020年 | GC20200103-02 | 黃龍、程靜波等 |
28 | 基于精益工廠建設下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探索與實踐 | 馬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一等獎 | 1 | 2020年 | GC20200104-01 | 徐軍、劉曉超、聶長果等 |
29 |
基于精益工廠建設下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探索與實踐 | 寶武集團管理創新成果 | 三等獎 | 1 | 2020年 | 徐軍、劉小超、聶長果等 | |
30 | 打造“四個中心”創建馬鋼I-DEEP智控煉鐵新模式 | 馬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一等獎 | 1 | 2021你 | GC20210102-01 | 高鵬、聶長果等 |
31 | 打造“四個中心”創建馬鋼I-DEEP智控煉鐵新模式 | 寶武集團管理創新成果 | 三等獎 | 1 | 2021年 | 高鵬、聶長果等 | |
32 | 支撐日產鐵水4.2萬噸原料保供體系的構筑與實踐 | 馬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 一等獎 | 2 2 | 2021年 | GC20210101-02 | 劉國平、黃龍等 |
序號 | 專利名稱 | 專利號 | 發明人 | 狀態 |
1 | 一種均衡燒結風量的控制方法 | N202010305881.3 | 楊炎炎;黃世來;徐冰;丁暉 | 授權(發明) |
2 | 一種新型高爐順行評價的方法 | CN201810936108.X | 黃發元;黃龍;伏明;丁暉;殷歡;李幫平;程靜波;吳宏亮;孫社生;聶長果;程旺生;高鵬;趙軍;王錫濤;李嘉 | 實質審查 |
3 | 一種均衡燒結橫向布料的控制方法 | CN202010305876.2 | 楊炎炎;黃世來;許永鋼;劉文旭;丁暉 | 授權(發明) |
4 | 一種組合式帶式冷卻機密封裝置 | CN201820947353.6 | 吳立奇;王宏元;蔡偉貴;張學偉;周志偉;陸強;劉曉超;丁暉 | 授權(實用新型) |
5 | 一種高爐爐底板保護系統 | CN201510762361.4 | 廖海歐;田竣;徐兆春;丁暉;李杰民;王成偉;李明亮;黃足兵 | 授權(發明) |
6 | 一種柔性電爐灰防粘結穩定配料裝置 | CN202021963303.0 | 王宏元;吳立奇;劉文旭;王徐鵬;朱佳偉;劉曉超;丁暉 | 授權(實用新型) |
7 | 一種組合式帶式冷卻機密封裝置 | CN201810633876.8 | 吳立奇;王宏元;蔡偉貴;張學偉;周志偉;陸強;劉曉超;丁暉 | 實質審查 |
8 | 一種鏈篦機-回轉窯球團生產線的返料系統 | CN201520281137.9 | 李永付;丁暉;洪偉;陳生根 | 授權(實用新型) |
9 | 一種鋼鐵塵泥轉底爐法固體危廢物料造球方法 | CN202110664890.6 | 丁暉;凌明生;劉鳳超;何學斌;翁榮平 | 實質審查 |
論文和著作目錄:
序號 | 論文、著作 、報告名稱 | 發表出版年份 | 排名 | 主要合作者 | 發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稱 | 有 關 情 況 說 明 |
1 | 《馬鋼煉鐵技術與管理》 | 2018 | 編委 | 高海潮等 | 著作 | |
2 | 《高爐煉鐵生產典型案例剖析》 | 2019 | 編委 | 黃發元等 | 著作 | |
3 | 馬鋼4000m3高爐長期穩定生產實踐 | 2018 | 1 | 李華軍、高鵬 | 煉鐵 | |
4 | 馬鋼4000m3高爐長期穩定之基——做好設備狀態管理 | 2017 | 1 | 2017年第三屆全國煉鐵設備及設計研討會 | ||
5 | 馬鋼4000m3高爐一代爐齡中后期長壽綜合治理 | 2017 | 2 | 安吉南、廖海鷗 | 2017年北部灣冶金高峰論壇 | |
6 | 馬鋼4000 m3高爐長期穩定順行實踐 | 2009 | 1 | 錢超、李如林 | 煉鐵 | |
7 | 馬鋼新區4000m3高爐提高煤比實踐 | 2009 | 2 | 惠志剛 | 煉鐵 | |
8 | 馬鋼四鐵廠2號高爐開爐實踐 | 2004 | 2 | 夏師卿 | 煉鐵 | |
9 | 馬鋼2號2500m3高爐渣處理工藝優化與創新 | 2004 | 2 | 周昌銀 | 煉鐵 | |
10 | 馬鋼2500m3高爐小粒度燒結礦回收利用生產實踐 | 2003 | 1 | 煉鐵 | ||
11 | 馬鋼2500m3高爐爐前技術進步 | 2002 | 2 | 趙志宏 | 煉鐵 | |
12 | 馬鋼2500m3高爐小粒度燒結礦回收利用 | 2002 | 1 | 李邦平 | 煉鐵 | |
13 | 馬鋼2500m3高爐爐役后期生產實踐 | 2001 | 3 | 伏明、周愛林 | 煉鐵 | |
14 | 馬鋼250m3高爐冷卻壁功能恢復 | 1999 | 1 | 煉鐵 |